《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(2025-2035年)》发布,2035 年储能装机量将超过 3 亿千瓦

2025-09-27 17:45:15 华坤新能源 浏览次数 35

近日,在 2025 世界储能大会主论坛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正式发布《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(2025-2035 年)》,这份覆盖十年周期的产业指南一经出台便引发行业广泛关注,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。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撑领域,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发展正进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加速期。

什么是锂电池储能?储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!

《路线图》系统构建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,不仅全面分析全球技术发展态势与我国产业现状,更针对电化学储能、机械储能、电磁储能、储热蓄冷、氢储能五大细分领域制定了专项发展路线。其中,对 18 类重点产品、33 种关键材料的 88 个关键指标的精准预测,为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提供了明确指引,尤其强化了 "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并重" 的发展理念。

从市场数据来看,我国已奠定全球新型储能产业的领先地位。当前全球市场由中、美及欧洲主导,三者新增装机占比超 90%,而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。2025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9491 万千瓦,较 2024 年底增幅约 29%,这一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,为路线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路线图设定的阶梯式发展目标更显产业潜力:2027 年新型储能装机将突破 1.8 亿千瓦,迈入规模化发展初期;2030 年实现全面市场化,装机超 2.4 亿千瓦;2035 年则将超3 亿千瓦的宏伟规模。这一增长曲线背后,是储能技术从单一锂电主导向多技术路线协同发展的转型,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的加速商业化,正推动产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新阶段。

在储能系统的复杂架构中,储能线缆承担着电能传输与信号控制的核心功能。这些电缆主要应用于电池模块之间、电池簇与电池簇电池簇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,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稳定。面对储能系统充放电过程中的高温、振动等严苛环境,线缆需具备高导电率、耐高温、耐腐蚀等核心特性,成为防范热失控等风险的重要防线。为此,符合国际标准的UL10269、UL11627UL3239 UL3816等储能线缆已成为行业主流选择,这些型号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安装与运行需求,无论是电池模组连接还是系统集成,都能为能量高效传输提供可靠支撑,助力项目达到路线图规定的安全与效率指标。

公司大门.jpg

华坤新能源深耕电子线领域二十年,不仅提供符合3C、UL、VDE等多元标准的产品,更针对电气设备、新能源、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。从前期技术咨询、样品测试到批量生产,专业团队全程跟进客户需求,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交付品质。作为电子线制造领域的资深企业,华坤新能源始终以技术创新与客户服务为核心,致力于成为全球电子线应用的优选合作伙伴。